***預應力鋼束穿束是節段拼架橋機施工的核心環節,通過精細化操作確保鋼束***定位與孔道密封性,為后續張拉提供可靠基礎。以下從準備、穿束、控制、驗證四個維度解析具體流程。

一、穿束前系統準備
材料與設備核驗
檢查鋼絞線規格(如 φ15.2mm)及錨具性能,采用扭矩扳手復核連接器螺栓預緊力至設計值。穿束機需調試至空載速度 10-15m/min,配備變頻控制系統實現勻速推進。采用高壓空氣(0.6-0.8MPa)吹掃孔道,確保無雜物殘留,再用通孔器(直徑比波紋管小 5mm)逐孔疏通,記錄阻力值。
節段表面處理
清理錨墊板表面浮漿,采用超聲波檢測儀核查孔道垂直度偏差≤1°。在鋼絞線端部安裝錐形導向頭(長度≥100mm),涂抹石蠟油潤滑劑(厚度 0.1-0.2mm),減少穿束摩阻。
測量基準建立
全站儀復核孔道三維坐標(縱向偏差≤±5mm,橫向≤±3mm),激光標線儀投射縱向中心線作為穿束基準。在錨墊板表面標記鋼束外露長度控制線(≥30mm)。
二、三維穿束工藝控制
整束穿束實施
鋼束組裝:將鋼絞線逐根理順,用 18# 鐵絲按 1.5m 間距綁扎成束,兩端各預留 1.5m 工作長度。
機械穿束:啟動穿束機(功率 5.5-7.5kW),以 5-8m/min 速度推送鋼束,同步監測孔道入口處鋼束平順性。穿束過程中,兩端各設 1 名監護員,通過對講機實時溝通,確保鋼束無扭曲。
智能控制:穿束機配備壓力傳感器,遇阻力>5kN 時自動停機,避免波紋管破損。對于 290 噸主拱肋節段,需將穿束速度降至 3-5m/min,并增加導向輪組分散荷載。
單根穿束補充
對局部彎曲半徑<4m 的孔道,采用單根穿束:
逐根穿入鋼絞線,每次穿入后用手拉葫蘆預緊(拉力 5-8kN);
整束穿完后,用梳編板梳理鋼絞線,確保間距均勻(偏差≤2mm)。
三、過程監測與安全防護
實時數據追蹤
位置監測:在孔道兩端安裝激光測距儀,實時反饋鋼束外露長度,偏差>±5mm 時停機調整。
應力預警:在穿束機出口處安裝應變片,鋼束應力>設計值的 105% 時自動觸發聲光報警。
全程安全管控
高空防護:作業平臺設置 1.2m 防護欄桿及防墜網,作業人員佩戴雙鉤安全帶,懸掛于獨立安全繩。
設備防護:穿束機接地電阻≤4Ω,鋼絞線運行路徑設置防護欄,防止甩動傷人。
環境控制:風速≥12m/s 時暫停作業,雨天采用防水布包裹鋼絞線端頭。
四、質量驗證與記錄
安裝質量檢查
外露長度:鋼絞線外露長度需≥30mm,偏差≤±5mm;
錨具安裝:錨板與孔道軸線垂直度偏差≤1°,夾片外露高度差≤1mm;
鋼束位置:超聲波檢測鋼束與孔道間隙≤3mm,X 射線探傷確認無纏繞或偏移。
數據閉環管理
生成穿束報告,包含鋼束編號、穿束時間、外露長度等參數,與 BIM 模型對比偏差≤±3mm。全程執行 “三檢制”,重點核查導向頭安裝牢固性及穿束機同步性。
TE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