輪式過孔型架橋機的導梁系統是實現復雜地形跨越與***過孔的關鍵輔助結構,其設計需兼顧輕量化與高剛度,通過模塊化組合與液壓協同控制,為主梁移位提供穩定支撐。該系統由導梁主體、支撐機構及驅動裝置組成,采用 Q355B 低合金高強度鋼制造,通過焊接與銷軸連接形成剛性整體。

核心結構與功能實現
導梁主體通常為箱型或桁架式結構,例如某 900 噸級架橋機導梁采用雙箱梁變截面設計,全長 25.8 米,頂部鋪設運梁車走行軌道,底部設置托掛輪組與主梁下軌道配合。導梁前端通過三角滾輪式前支腿支撐,可實現 ±15° 平面旋轉與 ±1.5 米橫向微調,適應曲線半徑 R5500m 的架梁需求。后支腿采用 C 型鋼結構,通過液壓油缸驅動與主梁同步縱移,過孔時與前支腿形成三點支撐體系,平衡主梁重心偏移量≤±150mm。
協同機制與動態調節
在過孔過程中,導梁系統與主架橋機支腿形成聯動:前支腿支撐導梁前端至前方橋墩頂面,后支腿驅動輪組與主梁走行臺車同步推進,中支腿通過液壓懸掛系統均衡輪組載荷,確保松軟地基上的接地比壓≤0.6MPa。例如,某導梁在曲率半徑 R6000m 的連續梁橋施工中,通過前支腿回轉 12° 與中支腿橫移 1.2m 的協同,實現箱梁軸線偏差≤±20mm 的安裝精度。液壓系統采用變量柱塞泵驅動,前支腿雙缸并聯結構通過同步分流閥確保位移偏差≤±2mm,后支腿驅動輪組通過編碼器反饋實現同步精度≤±2mm。
制造工藝與可靠性設計
導梁節段采用數控切割腹板弧度實現自然起拱,跨中預拱值控制在 0.9-1.4‰L,避免強制變形產生的殘余應力。節段間連接面經噴砂處理,摩擦系數≥0.45,配合 M30 級高強螺栓預緊,單個螺栓預拉力達 250kN,確保拼裝精度誤差≤±2mm。關鍵焊縫采用富氬氣體保護焊打底 + 埋弧焊填充工藝,探傷合格率 100%,焊縫強度≥母材的 95%。模塊化設計使導梁分節運輸重量≤35 噸,現場拼裝僅需 24 小時即可完成。
安全冗余與典型應用
導梁系統集成三級安全防護:①機械鎖定銷軸與液壓鎖形成雙重保險,可承受 1.5 倍額定載荷;②稱重傳感器實時監測支腿壓力,超限時自動停機;③防溜坡控制采用延時釋放抱閘技術,避免坡道啟動溜車。在末孔箱梁架設時,導梁前端通過液壓自平衡裝置與鋼梁橋面柔性頂接,動態調整兩側支撐力偏差≤5%,確保 900 噸箱梁載荷下的穩定性。這種結構體系在 ±3° 墩臺高差、20‰縱坡等復雜工況下,仍能實現 66 米跨度箱梁的架設精度(±20mm),為高速鐵路橋梁建設提供了可靠的技術支撐。
TE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