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技術與方案籌備
施工前需完成圖紙會審,重點核對龍門吊跨度、輪壓與基礎設計參數的匹配性,地基承載力需通過地勘報告確認≥0.2MPa。編制專項施工方案,明確安裝順序、焊接工藝及軌道鋪設精度要求(如軌距偏差 ±5mm),并經專家論證通過。技術交底需覆蓋焊縫探傷標準(GB/T3323 II 級)、螺栓緊固扭矩值等關鍵參數,確保作業人員掌握工藝要點。

二、場地與基礎處理
清理作業區域障礙物,軌道基礎需分層碾壓(每層≤30cm),壓實度≥95%,并澆筑 C30 混凝土條形基礎(厚度≥60cm),預埋鐵定位偏差≤5mm,頂面標高誤差 ±3mm。軟弱地基區域需采用級配碎石換填(壓實后干密度≥2.0g/cm3)或樁基加固,確保基礎沉降量≤L/1000(L 為跨度)。
三、設備與材料驗收
清點主梁、支腿等鋼結構件,檢查焊縫外觀質量(無裂紋、夾渣),關鍵部件需附 UT 探傷報告。軌道選用 43kg/m 以上鋼軌,接頭錯臺≤1mm,配套壓板螺栓扭矩值≥200N?m。電氣元件需提供絕緣測試報告(電阻≥1MΩ),電纜線無破損老化,導電滑線防護板完整。
四、人員與工具配置
操作人員需持《特種設備作業人員證》,并接受專項培訓,掌握緊急制動、限位器觸發等應急操作。配備 50t 汽車吊、經緯儀、扭矩扳手等設備,其中經緯儀用于軌道直線度檢測(偏差≤3mm),水準儀監測雙軌高差(全程≤15mm)。焊接設備需調試電流參數(如打底焊 110-130A),焊條烘干至 350℃保溫備用。
五、安全與應急保障
設置警戒線及警示標志,配備滅火器、急救箱等應急物資,接地系統電阻≤4Ω,電纜線架空高度≥5m。大風預警裝置需提前調試,風速≥15m/s 時停止作業并錨固設備。制定專項應急預案,明確坍塌、觸電等場景的處置流程,演練頻率不少于每年 1 次。
關鍵控制項:軌道接縫間隙 1-2mm(寒冷地區 4-6mm),預埋件錨筋拉拔力≥30kN,混凝土養護期≥7 天。施工前需完成基礎回彈檢測(強度≥設計值 80%),并留存測量記錄備查。
TE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