膠粘劑涂布是節段拼架橋機施工的關鍵環節,通過精細化操作實現節段間的可靠粘結,確保結構整體性與密封性。以下從準備、涂布、控制、驗證四個維度解析具體流程。

一、涂布前預處理
節段表面清潔
使用鋼絲刷清除節段對接面浮漿、油污及松散顆粒,高壓水槍沖洗后用空壓機吹干。采用超聲波檢測儀檢查表面無裂紋,確保粗糙度符合設計要求(如鑿毛深度≥5mm)。預應力孔道周邊需粘貼高壓縮性密封圈,防止膠粘劑滲入堵塞管道。
膠粘劑性能確認
選用改性環氧樹脂類膠粘劑(如 JN-P 膠),檢查其觸變性(立面涂抹 20mm 無流墜)、可操作時間(≥45 分鐘)及固化特性(24 小時抗壓強度≥50MPa)。按配比(如 A:B=3:1)在潔凈容器中低速攪拌 3-5 分鐘,至色澤均勻無分層。
二、三維涂布工藝控制
厚度與均勻性管理
采用不銹鋼刮鏟同步涂布對接面,厚度控制在 1-2mm,縫隙較寬處可局部加厚至 3mm。涂布方向需保持一致(如從頂部向底部),避免產生氣泡。分區域同步施工時,總耗時需控制在 45 分鐘內完成。
節段快速對接
涂布完成后 30 分鐘內啟動節段對位,通過三維千斤頂微調使節段軸線偏差≤±2mm,高程偏差≤±1mm。臨時預應力張拉至 0.2-0.3MPa 預壓應力,使膠縫寬度壓縮至 1mm 左右,確保膠粘劑充分密實并溢出均勻。
溢膠清理與保護
采用刮刀清除接縫外溢膠粘劑,避免污染預應力孔道。覆蓋防雨布防止雨水沖刷,固化期間禁止擾動節段。環境溫度低于 5℃時需搭設保溫棚,采用蒸汽養護(溫度 40-60℃)加速固化。
三、質量驗證與安全防護
粘結強度檢測
每 50 個節段抽取 3 組試塊進行抗拉強度測試,結果需≥混凝土母材強度的 1.1 倍。采用 X 射線探傷檢查膠縫密實度,填充率需≥95%;超聲回彈儀檢測實體強度,回彈值≥設計值的 95%。
全程安全管控
作業人員佩戴防護手套、護目鏡及防毒面具,施工區域保持通風良好。膠粘劑存儲需遠離火源,配備滅火器材。風速≥12m/s 時暫停作業,雨天采用彩條布覆蓋工作面。
四、過程質量控制
環境參數監測
溫濕度傳感器實時反饋數據,環境溫度宜控制在 10-30℃,濕度≤80%。超出范圍時調整施工時間或采取降濕升溫措施。
數據閉環管理
記錄涂布時間、預應力張拉值、環境參數等信息,生成施工日志。實測數據與 BIM 模型對比,三維坐標偏差需≤±3mm。全程執行 “三檢制”,重點核查膠粘劑配比、涂布厚度及固化狀態。
TEL